体制内降薪30%!捧铁饭碗的人该如何应对?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,有事业编制的人数约为3100万人,再加上大部分的编外人员,构成这波“降薪”精简的主力人群。
以河南省为例,河南省直层面,除学校和医院外,机构精简60.7%;事业单位编制按不低于30%精简;财政拨款事业编制按不低于10%精简;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,取消“空壳单位”137个,人员精简的标准不一而足,但无外乎按学历、工作年限等量化标准进行筛选。
除了精简队伍,体制内砍掉年终奖的现象也并不少见,有网友表示:“我是县城的小公务员,我们最近补贴一直没发,年终奖从去年开始就没了。”
某地的医疗系统也在降薪,有人表示:“现在科室的奖金都不如刚上班那时候的奖金了”,在网上,也有医护人员发帖称:我们医院要降薪30%!病人越来越多,却还要降薪,辛辛苦苦到手5、6千……下面也有跟贴的主治医生表示,降薪后一个月到手三千多。
除降薪之外,还涉及到了各种福利和补贴的削减,安徽省更是要求退回部分已经发放的钱。
要求退的款项如下:
休假补贴:比如单位有年假,但你如果工作忙没有休,那么就会给你折现发成补贴,现在这部分补贴要求退回。
公积金超额部分,要求退回。
餐补。
住房补贴。
据了解,一些城市已经经历了三轮以上的降薪和福利退回。每次退回都像是一场无休止的“拉锯战”,这种持续的不安全感,让员工们感到疲惫不堪,他们不仅要面对工资减少的现实,还要时刻担心下一次降薪何时到来。
过去,体制内工作常被视为稳定且高收入的象征,但我们必须明白,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,没有哪种工作能永远保证稳定,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,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。
在2024年,读个【同等学力申硕】这样的在职研究生成了体制内人员未雨绸缪的首选,首先,免试入学的上岸方式避免了考研的焦灼,不用担心考不上,一步上岸心仪的院校和专业,无论你是想选择国内名校还是离家近的院校都可以轻松实现。
学习方式灵活,在家就能上课,学习时间地点随心;超低学费碾压全日制、非全日制;申硕通过率很高,学制短,2年即可拿证,应对职业危机妥妥的“护身符”!
面对变局时,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是最稳妥的决策,拥有一个硕士身份也让自己在体制内更多了几份从容和底气,如果你对择校、选专业感到无从下手,希望得到帮助,可以长按添加老师微信,获得1对1免费指导,助你一步成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