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招生人数暴减,老师更难了...
2月底,官方发布了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。公报显示,全国小学生人数首次出现了断崖式下降,在校人数与2023年相比锐减超250万人,招生人数也暴跌了260万。
在全国范围内,小学人数减少最为严峻的地区当属东北三省。特别是吉林省与黑龙江省,它们是这一趋势的重灾区。
比如:东北三省的小学生人数目前为415万人左右,与过去几年相比,这一数字累计减少了约128万人,降幅达到了惊人的23%。
其他地区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。例如,江西省此前公布的小学生数据显示:近年来小学招生及在校人数,均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。
河南省的小学人数也已在2020年达到峰值,当时有1021万人,而到了2023年,这一数字已降至962万人,短短三年内减少了约59万人,堪称恐怖。
这些地区的数据动态,都预示着我国的小学生数量正式进入持续下滑阶段,由此带来的学校关闭潮已难以避免。
随着学校关闭潮的到来,教师人数过剩问题将愈加凸显。虽然官方尚未公布在职教师的最新数据,但从以往的数据中,我们也能发现老师们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。
通过以上数据,我们可以清晰看到:从幼儿园到大学,在职教师人数从2016年到2023年实现了约376万人次的增长,增幅高达25%。
但是到了2023年,幼儿园、小学教师数量却出现首次下滑。其中,幼儿园教师数量减少较为严重,为15万人。而小学教师数量则减少了不到1万人。
这表明,幼小阶段的教师队伍已开始出现收缩趋势。在这样供需关系不对等的情况下,官方应对教师过剩问题的唯一途径,便是采取各种措施来缩减现有的教师存量。
比如,从去年开始,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全面推行教师聘用制度,打破了传统的“一聘定终身”模式,允许人员合理流动。
这也意味着,编制内的教师也会面临下岗的风险。
在这样的大形势下,各位在职教师们必须认清现状,不能抱着原来的态度守老本了,因为你不赶紧适应变化,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,必定会被时代淘汰。
毕竟,就连国家都早早出台了“中小学教师要全面迈向硕士化”的指导性意见,只有本科学历的在职教师如果还无动于衷,那只能被大势所抛弃。
在职教师若想增强个人的职场竞争力,继续深造、攻读更高学位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。毕竟对于多数人而言,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位层次,似乎很难找到更好的方式去提升自己了。
但是,在职教师在选择攻读更高学位的途径上,却是讲究技巧的!
因为大家早已工作多年,需要抽出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,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去考研,所以只能选择更加容易、不用考研就能拿证的读研方式更加稳妥。
因此,考虑到这些情况,很多在职教师选择了同等学力申硕这条路径去读研。究其原因,有以下几点:
